今年春节,栾川县微信朋友圈里一则“奋斗哥”卖猪的消息广为传播。他叫曾彦武,是庙子镇老张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。大家叫他“奋斗哥”,除了因为这是他的微信名,更因为他的脱贫故事感人至深。
2013年,34岁的曾彦武遭遇了一次意外,左手臂三级残疾,从此丧失劳动能力。2016年,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,享受到一系列国家扶贫政策补贴。想 到自己还年轻,戴上贫困户这顶“帽子”有点惭愧,曾彦武暗下决心:就算我只有一只手能用,也要尽快摘掉头上贫困户的“帽子”。
2016年4月,曾彦武对帮扶单位的扶贫队员说他想养猪,庙子镇扶贫办当即表示支持他的想法。猪还没送到,曾彦武先动手建起了猪舍。
“因为一只手干活不方便,一天下来磕磕碰碰流血流汗那都是常事,胳膊疼得吃饭都拿不起筷子。”曾彦武说。就这样,猪舍建成了。在帮扶单位的协调下,小猪崽也有了。
“我的猪听我的话。”一到“饭点儿”,只要他一吹哨子,山坡上四处游荡的猪就乖乖回来了。当问起其中的奥妙,曾彦武拍拍胸脯说:“这些小猪都是在我的怀里长大的!”
2017年,曾彦武的猪从年初的5头,发展到了19头。今年春节,曾彦武把自己养的猪放在微信朋友圈里“晒”。没想到,来自洛阳和郑州的买家一下子买走了14头猪,他也在朋友圈里出了名。
卖掉猪后,他收入了3万多元,这笔“巨款”不仅让他顺利脱贫,而且让全家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。
今年,在相关单位的支持下,曾彦武成立了“奋斗哥林下农庄”,谈及未来,他信心满满,下一步计划将肉猪增加到30头左右,再搞些林下养殖。面对记者,曾彦武坚定地说:“好日子,得奋斗!”
记者 刘冰 通讯员 李艳 文/图
|